勇擔社會責任 展現國企擔當
西北分公司千里馳援陜西延安保障煤炭供應
“滴滴......”2月10日上午8時,由14輛旅游大客車和2輛應急車輛組成的“特別車隊”載著368名淮北礦業集團西北分公司職工,浩浩蕩蕩地向位于千里之外的陜西延安市貫屯煤礦進發,開始了一場不同尋常的復工復產“返崗之旅”。


疫情膠著,延安電煤供應告急。連日來,因春節期間處于用電高峰,加上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陜西全省多家煤礦復產推遲,跨省運輸交通受阻,延安市熱電廠儲存煤告急,只夠生產7天左右。2月9日下午,西北公司延安分公司貫屯煤礦接到延安市政府緊急通知,要求該礦立即復工,保障延安市電煤供應。為及時解決托管煤礦所在地政府煤炭短缺問題,經當地政府及淮北礦業集團同意,西北分公司安排貫屯煤礦368名職工于2月10日返礦復工。
統籌協調,開通運輸綠色通道。確定復工后,淮北礦業集團及時聯系淮北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市交通運輸局,協調相關工作事宜。因疫情期間,營運客車全部停運,2月9日,西北分公司與淮北市交通運輸局聯系,協調開通“綠色通道”,連夜調配14輛旅游大客車和駕駛員,并開具跨省包車通行證。同時,對返崗人數、運行線路等進行了多次對接,并配合制定了運輸保障方案和客車疫情防控預案,全力配合其做好返程交通保障工作。2月10日上午,淮北至陜西的“返崗直通車”順利出發,運送淮北礦區368名職工返回延安市。


消除風險,確保職工順利返崗。為保障返程期間車隊行駛安全及職工健康,減少中間環節和疫情感染風險,妥善做好“返崗直通車”的疫情防控工作。西北分公司密切配合淮北兩家旅游客運企業,制定了返程期間的疫情防控預案,全面做好車輛的消毒、通風和衛生清潔工作。每輛車均配備了消毒液,確保消毒無死角,并要求司乘人員均配備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用具。規定每輛車按核定人數的50%乘車,職工有序乘車,隔位乘坐,上服務區時各車分開錯開時間,避免人員聚集。要求每人填寫肺炎防治健康卡和乘客信息登記表,及時了解其身體狀況。每車安排一位負責人,配體溫計,每4小時為乘客測量體溫,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規定如乘客有發熱咳嗽等情況采取措施在車上隔離(車上設隔離區),需要就地隔離的就地隔離。返程期間周密的疫情防控措施,為職工順利返崗提供了堅實保障。2月11日22點30分,“返崗直通車”平安抵達延安。
保障安全,迅速投入復工復產。西北分公司牢記國有企業使命擔當,嚴格落實淮北礦業集團對疫情防控及節后復工復產工作作出的總體部署,要求下屬單位認真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工作,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執行到位,保障阻擊疫情和復工復產兩項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復工前,貫屯煤礦嚴格執行“日匯報”和“零匯報”制度,組織專人對地面車間和辦公場所進行消毒,加強通風。嚴格辦公區和宿舍區人員進出、改進就餐方式等措施,就餐時采取分時就餐、分散就餐、打包就餐,切實做好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和個人的防護工作,嚴防疫情輸入和擴散。由礦主要領導帶隊,組織安監、調度、通風等專業人員,對礦井采掘、“一通三防”、機電運輸等專業系統,進行全面細致的安全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業務部門復查到位,保障各系統安全可靠,確保礦井在2月14日之前恢復生產,保證延安市供電供暖正常,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責任編輯:陳磊)